2008年10月3日 星期五

主題二:香港擬任校長培訓課程(小學及特殊學校)探究摘要與心得

課程背景--「校長持續專業發展的理念架構」依據以下抱負和使命推進 :
抱負: 透過持續專業發展,確保校長的才能得以不斷提高,成為專業的領導和行
政人才,使學校每一名學生都能達致全人發展。
使命: 使校長成為能幹的學校領導人,使學校成為充滿活力幹勁並具問責精神的
專業學習社群,以面對不斷求取進步的知識型社會的挑戰; 以及建立校長
之間互相交流支援的風氣,並盡量提供機會,讓校長參與持續專業發展活
動。
教育署在2002年2月至4月期間諮詢了教育界有關校長持續專業發展的安排。教育委員會轄下的校長專業發展小組經慎重考慮所收集到的意見後,建議接納載於《校長持續專業發展》諮詢文件所提出的各項建議如下:

(1)擬任校長: 由2004/05學年開始, 擬任校長必須同時符合有關的晉升條件及獲得校長資格認
證, 才會被考慮聘任為校長。
(2)新入職校長:由2002/03學年起, 新入職校長在入職後首兩年必須: (i) 修畢特定專業發展課
程;(ii) 因應個人及學校的需要, 參加持續專業發展活動;及每年向辦學團體、校董會或法
團校董會提交個人持續專業發展資料冊。
(3)在職校長:每年須參加約50小時的持續專業發展活動, 而在三年間, 應至少參加150小時的活
動。同時必須參與以下三大模式(有系統學習、實踐學習和社會服務)的持續專業發展活動 :

課程元素:
香港教育學院與前線校長及外地機構發展了廣泛的聯繫,希望在致力推動校長培訓工作的累積經驗及基礎中,精益求精,在此課程中加入了以下元素: 1.組成跨學系的培訓隊伍,並吸納更多優秀的前線校長及其他專業人士;2.發展「以需要為本」的教學模式,結合學員的自我需要評估,貫串整個學習歷程。其行動計劃的實踐,亦應回應其本身的需要評估;3.發展理論與經驗相結合的教學模式,每個單元都 由學者及經驗校長共同上課,讓理論和經驗可以互相印證;4.發展導師進行小組及個別指導的模式,特別是讓學員從導師身上理解到一位出色的校長的修養和風範;5.為擬任校長提供多方面支援,包括同輩網絡支援、學習資源方面的 支援等。

課程內容:
(1)策略方向及政策環境: 反思校本管理的基本原理、特性及實踐上的挑戰、發展所需的領導才
能。
(2)員工及資源管理: 從教育經濟學及教育行政學的角度,視教育為一個產業,嘗試分析教育產業
的特徵、探討教育產業的經營及管理策略,並以成本效益、規劃、控制及審核的概念,檢視學
校不同的資源運用與提升學校教育及競爭力的關係。
(3)學與教及課程: 課程改革的情境中如何承擔校長的課程及教學的領導的角色
(4)質素保證及問責: 將質素保證及問責放在國際及香港教育改革的潮流中,看其理念、實施模
式、及成效特色的轉變,反思不同質素保證模式及機制的運用及其限性。然後,由校長角度及
組織學習(行動學習)理念出發,理解及掌握校長在建立校本質素保證及問責機制的角色、責任
及所需的不同領導技巧和理念,並能有效管理及帶領學校外評及自評的互動關係及其在保證及
問責的效用。
(5)教師專業發展: 理解視導聚焦的方式及評量教師能力的基準。
(6)對外溝通及聯繫: 介紹學校如何引入家長參與,並積極與社區聯繫,讓彼此共同為學童成長,
追求卓越。
(7)行動研究課程: 著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,並重視反思、參與、交流、和改進。

心得:
香港為國際性大都市,曾長期為英國的殖民地。課程目標使校長具備所需的知識、技能及態度,成為稱職領導者。通過培訓認識自身的優勢和改善之處,確立改善目標。對台灣校長培訓的啟示:(1) 政府推動,制定強而有力的配套措施:在政策上,成立政府、專家、校長、社會人士參與的專門“校長培訓及發展工作小組”制定計畫;在經費上提供經費保障展開調研工作。;(2)培訓目標明確,系統性強:課程安排有系統、教學要求明確。;(3)重視來自不同領域專業人士、實踐工作者的意見及建議: “校長培訓及發展工作小組”有大學學者、基層校長、社會人士、不同背景的課程督導委員,學員經驗專題研究,也可挑選商界及政府官員;(4)注重校長個體需求,重視改變校長行為和觀念:(1)事先對校長需求評估,掌握校長需求,有效的組織教學。(2)強調結合實踐,提供時間研究,讓校長找出改進方法。

文章連結:香港:擬任校長培訓課程網站
http://wm3.nccu.edu.tw/learn/index.php

沒有留言: